刚看有这么一说,所以找了原文看了一下,
地址如下:
http://www.nytimes.com/2008/05/04/books/review/King-t.html?pagewanted=1&_r=1&sq=China's%20Pop%20Fiction&st=nyt&scp=1
看完后感想,还真TM不能把纽约时报当回事情啊。
开始看中文网报道的几个关于作者把郭敬明的收入误写成作家最高,我还以为该作者不理解国情。也许他或她(根据名字,我判断不了作者是男是女)是不了解中国国情,也许他是用他独特眼镜来理解中国,理解中国艺术,中国人的生活观。(搜索了下,此人似乎长期旅亚,并有其他有关中国艺术的报道问世。)
我承认他所报道有关郭的事件,基本事实还是正确的,比如郭的奇装,郭的抄袭案件,都用相对没有主观倾向的语气描述了。问题是出在他自己根据事实做出的推断,非常有他个人对华观点的倾向性,(我不会说他代表了很多美国人,我只会说他代表他自己。)。
It’s 24-year-old Guo Jingming, a pop idol whose cross-dressing, image-obsessed persona has made him a sensation in a country where the Communist dictatorship advocates prudery and heterosexuality.
看这段,where 后面句子:中共专政提倡假正经和异性恋。整个句子潜在的感觉是郭小四同学原来是在挑战世俗,不假正经,反异性恋啊???弄得郭四的矫揉造作好像是在反抗什么什么似的。同志们,被压迫的同志们快起来啊。(我没有反对同性恋的意思,如果熟悉的我的人都知道我这方面是相当的兼容并收的。)
本来郭四的个人行为一下子就政治起来了。
说起同性恋,其实美国主流很赞同么?我不这样认为,但毕竟现在慢慢都宽容起来了。只是作者这里这么插一句,很有拿这个来赚同情分的味道。
The editor of Guo’s first novel, “City of Fantasy” — about the 350-year-old prince of an Ice Kingdom who is forced to kill his younger brother to protect the throne — told one of China’s leading newsweeklies that he had decided to publish the novel because it would appeal to the lonely children of China’s one-child generation.
看这句, 幻城,原来体现了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的孤独内心呼吁啊。也许现在是有一些独生子女很孤独,其中原因还需要仔细考究,这个作者就一顶帽子直接压计划生育头上去了。我靠,郭之前计划生育就出来了,他之前的那拨不孤独?之后的那拨不孤独,一定要扯上计生做什么?还有许多非独生子女也孤独的,你怎么不算计生头上去啊?哦,和你文章论点无关。
作者拿一个无病呻吟的郭敬明做例子,一下子就代表了中国80后甚至当代作家了。是抬高么?他把郭和郭的粉丝当成主流来描写,对中国了解很少的普通老美看到什么感觉?以为中国当代少年都是这么追求名牌,柔弱无力的么?郭的行为,对抄袭的不承认,不否认,哪怕再用客观语气来描述,在普通美国人眼里都不会是很正面的形象。抄袭啊。我记得我每学期拿到的作业要求上都写着:请注意,不要抄袭,哪怕是别人的思想。
我不会为一个美国记者把一个抄袭作者写成全中国最成功的作家而感到高兴,只有脸上火热的烧,耻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