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苏武传,心里很不好受。不是为了苏武。
从小看少儿普及本史书,只有提到苏武牧羊19年的气节,拿了李陵,卫律等人做苏武的衬托。
现在看到李陵送苏武前一歌,心里却觉得一酸。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短短几句就把他内心的犹豫,苦痛,迷茫述说清楚。
想李陵李广之孙,和他难封的祖父一样空有将才却不得真正重用。出兵匈奴却是为了做武帝妃子兄弟立军功的马前卒。5000人马在错误的命令下进发,以少胜多终究没有接应,又在内鬼出卖下穷途末路,不得已投降后羞愧间也曾想为国做内应立功赎罪。但一句他为匈奴人训练军队的谎言,武帝就诛他全族,母弟妻子一个不留。因此进退两难,生活在异族之中整日悔恨。后李陵传提到他深恨当时误传为他本人的李氏将领,刺杀其人因此得罪了匈奴大阏氏,藏匿北方,阏氏死后才回。
李陵最后出现在史书中的一幕是昭帝登位,霍光等人谴派使臣邀他还乡,李陵回应:“:“吾已胡服矣!”一句胡服道尽无奈,降将叛国之人最后询问了故人的情况,回说:“归易耳,恐再辱,奈何!”
最后以一个:“丈夫不能再辱。”结束他在汉书中的悲剧亮相,终老匈奴。
无他,也许有人会说同样的处境,苏武的兄弟同样因罪了武帝和权贵而伏剑或服毒自裁,但苏武就会家乡亲人无音训的情况下苦守19年。
李陵当时曾以:“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等理由来劝说苏武投降。
苏武的回答是:“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这些话彻底奠定了苏武在封建正统社会中气节之士的地位。也许苏武是为了报武帝知遇之恩,也许是为了这皇帝所代表的国家民族。以现代人眼光看来,苏武的气节固然应该学习,但轻易无畏地为一个其实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的帝王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赌博是不是太危险了点?
幸好他没有死,还因为此气节被匈奴人看中,几次三番劝降。
而另一个事君不是那么虔诚的李陵就真有那么可耻么?
可以看出,李陵的忠君程度确实没有苏武那么深厚,但也一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当时投降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弹尽粮绝时光荣自尽的一具烈士尸体和潜伏在敌人身边的一条汉子究竟哪个更有用呢?如果不是武帝贸然绝了他的后路,不知道李陵后来又会如何?
尽管如此,他日后除了劝降苏武也没什么对汉朝大不利的行动。在全族尽亡后也没有任何对祖国不敬的事情。唯一的怨恨发泄对象是当初讹传为他本人替匈奴人训练军队对付汉朝的李绪。
李陵其实是有理由与汉朝作对的。
但他始终只是以叛臣身份默默生活在他乡,劝降苏武被苏武行动感动后还自觉没有面目再见他,让自己妻子代送牛羊给苏武。
说起来这个悲剧人物就和他徒有声名的祖父一样,在皇亲国戚的压制下不得发挥本领,得到应有的待遇,心中对帝王并没什么亲切感,但又受着正统思想影响无法怨恨帝王所代表的整个制度。
丈夫不能再辱是他唯一的一句明确的反抗这制度的言语了。
堂堂的丈夫其实就如他送苏武时的歌所唱的那样:“虽欲报恩将安归?”他还能去哪里呢??
就这样和着异国的女子一起老去,在明月之夜望着祖国的方向想起那因为自己因为这可悲的制度,这可怕的帝王而无辜丧生的亲人,心里应该是无法言语的痛吧??
也许我天生反骨,总会把眼光投到这等和正统不合的人物上。
仔细想来,所谓无耻的卫律李陵,他们的作为在汉朝看来当然罪不可赦。可是从匈奴方看来倒是弃暗投明了。更何况,卫律其实是匈奴人,他倒不过是从曾经生长的汉地回到自己的母国,又何来叛国?
只是人从来都是只站在自己一方考虑问题的。